
每日晨讯:国泰基金吴向军:美联储在不需要送礼的时候瞎送礼 时间:2013-09-23
|
|
|
|
|
|
● 国泰基金吴向军:美联储在不需要送礼的时候瞎送礼
国泰基金上周(2013.9.15–2013.9.21)国际市场评论 上周全球金融市场真可谓惊心动魄! 先是美国前财长以大嘴巴著称的Larry Summers决定不给好伙伴奥巴马添麻烦,宣布退出角逐美联储主席。由于除了美国总统奥巴马(有美联储主席提名权)以外,从美国国会到华尔街没人喜欢的Larry Summers当美联储主席,所以他的退出使全球金融界人士长舒了口气。全球股市大涨1%左右,美国标普500指数再次冲破1700点大关。周三(9月18日)下午2点,全世界投资人不断刷屏、心跳加速、企图得到最快最准的削减QE3的消息时,美联储声明,将维持现行宽松货币政策不变,维持每月总额85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并没有对何时削减QE3发表评论。 这一结果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我搜集的全球16家大投行中,只有2家认为九月份不会削减QE3。美联储此次之所以按兵不动,是因为考虑到利率市场在美联储5月份宣布即将退出QE3的信号之后飙升,害怕会拖累经济的恢复节奏。因此美联储希望等待更多经济数据肯定美国经济的持续恢复之后,才采取QE退出的计划。另外,美联储自己对2016年经济预测的报告显示,2016年4季度失业率将降至5.2-5.8%区间,通货膨胀也在2%的目标线以内,但即便达到经济恢复的目标区间,伯南克仍然强调利率可能在2016年之后的1-3年才会恢复至正常(即4%),而2016年将保持2%左右。这一利率调整与经济恢复节奏不符的论调显然非常非常鸽派。 利率市场显然受到QE暂不退出和伯南克鸽派发言的推动,积蓄已久的小宇宙突然爆发,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2.90%坐滑滑梯般骤降20个基点至2.70%,全球股市大涨近2%。标普500也创出1729.85点的新高! 确实,美联储不退出QE3是鸽派的行为。但是对于一个中央银行来说,最重要的是其权威度和可信度。美联储自5月份以来,一直都在说在下半年美联储会开始削减QE3直至明年中完全退出。美国国债10年国债利率从1.4%一直冲到了近2%。除了房屋交易量略有减少之外,美国经济和股市并没有明显的受到拖累。GDP、PMI、ISM、非农就业数字等也一直持续了前期不断改善的趋势。本周三以前,几乎每个美联储官员的讲话都指向9月18日开始削减QE3。全球股市在此之前两周连续大幅上涨表明市场上几乎每个人对此也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个时候宣布削减QE3只不过走个过场而已。地球人都知道,美联储一定要退出QE3,只是时间问题。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这次美联储不但没有宣布马上削减QE3,也没有提何时开始削减并退出QE3,完全是把自己以前几个月的吹风给否定了。没有人知道9月17日到9月18日两天美联储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伯南克力主?还是很有可能继任伯南克作为美联储主席的Yellen力主?伯南克最近几年一直强调的美联储的可预测性、前瞻性、与市场的沟通完全被抛在脑后。最可怕的是,大家突然发现自己对美联储的判断完全都不靠谱了。什么经济数据、官员讲话都没有指导意义了。如果这样的话,以后美联储的政策如何判断?! 市场害怕的不是坏消息,而且不确定性。这是每个金融行业人员都知道的。美联储自以为的鸽派决定其实对市场信心的打击更甚!可以说,美联储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 |
资料来源:2013年09月18日 彭博资讯 |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煤层气抽采利用的意见
为适应煤矿瓦斯防治和煤层气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18条意见。 (来源:新浪财经) ● 18届三中会前后或启IPO监管层为减压做两准备
暂停一年的IPO市场或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后重启。业内人士乐观预计,“十一”之后,征询时间长达三个月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将正式推出。 (来源:新浪财经) ● 国际金融市场震荡或延续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8日宣布,将维持现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不变,暂时不削减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规模。受此消息影响,全球股市和其他风险资产价格一度普遍大涨,但随后又迅速回落。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或需进一步确认美国经济复苏程度。在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之前,金融市场波动将加剧。 (来源:莫尼塔) |
● 银行
银行房贷全线收紧急踩刹车钱荒第二季或回归: 从9月6日以来,反映银行资金面变化的shibor(同业拆借利率)全线品种开始一路上行。以隔夜利率为例,从9月6日的2.95%上涨至3.56%,以1个月期利率为例,从9月6日的4.48%一直飙升至18日的5.91%。 (来源:证券时报) ● 航运
衡量全球航运业景气程度的BDI指数(波罗的海干货船运价格指数)近期大幅上涨,指数创出近20个月以来的新高,9月份以来累计涨幅就超过了45%。种种迹象表明,航运企业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整个行业盈利情况正逐步走出低谷,行业拐点已经出现。 (来源:中国证券报) |
|
|
§ 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