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媒体报道 媒体专访 下载专区

国泰基金周伟锋:“互联网+”时代的听风者 时间:2015-06-29

国泰基金周伟锋:“互联网+”时代的听风者 

上海证券报 弘文


        香港导演麦兆辉的电影《听风者》叙述了一个神奇的人物,他有超乎众人的听觉,能于千万杂音中快速辨识出关键目标。他有过人的分析能力,能由点及面地推算出事物全貌,进而锁定最有价值的信息目标。在那个时代,这是帷幕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范例。

在黄浦江畔的国泰基金办公室里,周伟锋也在做着同样的事,他每年足迹遍及半个中国,用自己的角度思考时代,以平衡的态度管理组合,把握了从“国企改革”到“互联网+”的一个个投资机会。过去一年里,他管理的基金收益突破180%,且连续7个季度位列行业前1/2,这样的成绩在三年的同期产品中可列入前十。

调研狂人

风来的时候,谁能更容易捕捉到风向,是一个不断奔跑的人,还是一个静坐不动的人?

多数人会投票给前者。

周伟锋就是个不断奔波调研的人,手机上的旅行记录显示,在2014年里,周伟锋出差飞行57次67931公里。调研足迹遍及全国14个省份的上百家上市公司,最北到了北京,最南到了海南。这样的飞机购票消费已经击败了全国97.5%的用户,同时跻身延误等待时间最长的2%的人群。

在调研中发现线索,在奔跑中获取信息,这是周伟锋的工作模式之一。

这样的模式起源于入行的时候。彼时的周伟锋,是个制造业的研究员。面对的制造行业研究领域,已经高度公开发达,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信息非常充分,券商研究所的覆盖十分到位。这样的状况,逼迫有企图心的研究员深入产业链,深挖更多的上下游企业信息。

周伟锋渐渐养成了四处调研的习惯,“不是在上市公司,就是在去往上市公司的路上”。在上市公司与高管讨论和沟通,然后在路程上思考总结,再把信息融会到投资决策里去,成了他的日常日程表。

他发现,调研中不仅能获取目标公司的信息,更能发现经济趋势的变化。有一次在浙江调研时,周伟锋发现当地的传统制造业,面临非常明显的人力瓶颈,几乎所有的老板都在谈如何应对人力短缺问题,甚至当地政府也在出台政策鼓励本地企业用“机械代替人力”。

“这和国家号召的大政策不是上下呼应了么?”周伟锋由此调转方向,针对智能制造进行了一番调研,并发掘了一批优秀的投资标的。类似的,许多“互联网+”的好公司,也是这么调研出来的。

“真正了解某个行业的人,还是业内的人,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工作状态。比单纯做案头研究有效十倍。”周伟锋说。

 分析达人

除了“听风”之外,能理性地“析风”,更是投资中不可回避的环节。

周伟锋的经验是,分析投资信息,必须客观冷静,敏锐耐心。但最重要的是,把握住市场里最重要的投资主线。

“我们说的主线不是持续几个星期的线索,而必须半年到一年的核心主线。把握了这样的主线,就抓住了关键。”

这样的主线必须具备几个条件,第一、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第二、已经在决策层面达成共识,进入实施阶段。第三、相应的行业公司有足够的市值上升空间。

“以2015年为例,改革和创新就是最重要的主线。”周伟锋说,中国经济走到现在阶段,非改革和创新,不能走出发展瓶颈。而同时,最高层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一点在当年的两会上表现得非常清楚。再加之,各行各业的一线公司,也在积极的转型途中,这条主线的运行必然流畅而高效。

这些判断都已经被今年上半年的市场走势所证明。

而随着确定了主线之后,配置个股和行业,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这些层面,我的策略是自上而下挖掘行业,自下而上选股。”周伟锋说。“股市更多是资金推动的波段行情,因此,通常会考虑先自上而下做出行业理解和前驱判断。然后再自下而上寻找业绩确定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绩优型高成长公司,以及估值相对便宜或者合理的个股。”

  风控能人

市场情绪亢奋,股价急起急落,这是牛市的常态。但也更昭示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在风口 “捕风”的周伟锋,如何应答控制风险这道考题?

周伟锋坦言,风控始终是他一直反复思考的命题。“从骨子里,我追求平衡的投资风格,不期待猛打猛冲。”

他认为,风控水平不仅仅体现于某次交易,而体现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之中:从组合角度考虑,从投资思维和理念的本质入手,成体系的进行才是真正有效的法则。

具体而言,周伟锋在投资中更强调三个角度的风险控制。首先,对于组合的风险控制要有平衡的意识。

周伟锋表示,他的投资组合通常都不会在一个行业里配置过重的仓位,哪怕是7月6日即将发行的国泰互联网+股票型基金的运作,也会考虑在不同的行业中选择最具竞争力的投资标的。

“这么考虑的原因是几个。一方面,各行各业都有好公司,都有机会,不必过于集中在一个行业。另一方面,过于集中一个行业,意味着组合对某一个领域依赖度过高,一旦有风吹草动,组合波动一定会非常大,从长期而言,不利于净值增长和管理波动。”

其二,对组合和重仓股保持客观态度,持续跟踪,不断调整应对策略。

周伟锋说,这个经验来自于2008年的那轮熊市。虽然当时才入行,但回首那段经历,觉得收获匪浅,“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在把握一些新兴投资机会的时候,会很注重规避风险;看到一些行业的股票估值很便宜,但整体趋势一路向下,就不会长期持有。”

此外,他管理的基金,也更注重追求较长期的业绩回报,在结构化比较极端的市场上他会主动去做下一个阶段的布局,会把几个阶段的布局衔接好,推动产品净值的抗波动方面表现得更好一点。

其三,积极观察,不断学习新事物。

周伟锋认为,证券市场的变化常在,且经常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运行。因此,不能过于执着某个思路。他本身是个喜欢尝新的人。

“对新的东西兴趣浓厚,可以帮助避免思维惯性,而后者对于风险控制大有好处。”周伟锋说,就像入行8年来,有人总会问他的投资风格是偏向成长还是价值,他的思考是做一个产业投资者。
 


|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